• 德州市德凯减速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主要经营蜗轮蜗杆减速机、二次包络减速机、各种非标、国标减速机

    0534-2745188

    欢迎来电

  • 钢厂专用减速机

    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起重、运输、石油、化工、纺织、制药、食品、轻工等工业各部门的减速装置。

    电话:0534-2745188
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发展及现状
2024/04/16

  1.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种类及特征: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主要种类有:平面一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以直齿或斜齿平面蜗轮为产形轮而展成包络环面蜗杆称为平面包络环面蜗杆,这些特定齿面的蜗轮可以和它们各自的包络环面蜗杆组成蜗杆传动,称为平面一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直齿平面蜗杆传动是由美国格里森公司wildharber于1922年发明的,用于大传动比场合(i≥40);斜齿平面蜗杆传动是由日本左藤于1952年发明的,适用于中、小传动比(i=10--40)。该平面包络蜗杆的形成过程称为一次包络,如果以此包络环面蜗杆为产形轮再展成一个蜗轮,其过程称为第二次包络,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与由它展成的蜗轮构成的传动,称为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即SG-71型蜗杆传动)。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主要特征是:同时接触齿数多;蜗杆齿面可淬硬磨削;齿面接触面积较大,并有瞬时双线接触,接触线总长度长;综合曲率半径大,接触应力小;啮合润滑角大,啮合中容易形成动压油膜。由于平面二次包络蜗杆传动具有上述特点,因此,该传动型式自上世纪70年代在我国首钢诞生以来,很快在全国各行各业中被推广,现已大量应用于冶金、船舶、采矿、建筑、能源、军工、化工等各行业中。在多头小速比的场合,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会产生蜗杆齿面根切和边齿齿顶变尖,蜗杆头数越多越严重。因此,一般速比不能小于10,按正常情况只能做到4个头。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即SG-85型蜗杆传动)既具有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可以淬硬磨削、制造工艺较易实现的特点,又可避免蜗杆边齿齿顶变尖和根切。一般蜗杆头数Z1=1-4时,制成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而当蜗杆头数Z1>4时则制成锥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2、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发展及现状: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首钢在新建项目上,装备有各种规格的法向直廓环面蜗杆传动。由于普通圆柱蜗杆寿命短、承载能力低;法向直廓环面蜗杆国内生产困难,直接影响了钢铁生产的连续性。为解决这一难题,从1963年开始,首钢机械厂与原一机部机械科学院合作,于当年研制出中 心距250mm的一套直齿平面蜗杆副,用于首钢焦化厂配煤机上;第二年又合作制造出中 心距540mm,传动比45的大型直齿平面蜗杆减速器,用于首钢炼钢厂30吨转炉倾动机构,取代了性能难以过关的法向直廓环面蜗杆传动。这台减速器从1965年开始使用,钢水容量从30吨扩大到48吨,后因箱体等各部件老化拆下,共用24年。1970年--1971年首钢机械厂张德华同志等在总结研制直齿平面蜗杆传动经验基础上先后解决了两项关键问题,一是利用旧皮带车床改装出一台能加工中 心距250mm的环面蜗杆专用机床,二是设计制造出蜗杆专用磨头。这两项关键设备与工装是运用平面包络技术研制新型传动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1971年,在制造斜齿平面蜗轮传动的基础上,创造了我国一套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重庆大学张光辉教授1974年底到首钢调研,了解到首钢平面包络蜗杆制造状况后,向冶金部做了专题汇报.冶金部组织对该项目进行理论研究、鉴定和推广工作;1975年命名该传动为“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1979年国家科委颁发“二等发明奖”。1985年首钢研制成功锥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磨削装置,成功解决多头小速比环面蜗杆传动的制造难题,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